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热门看点:以“心有爱”营造“行无碍”

来源: 南报网    时间: 2023-06-02 12:43:09


【资料图】

□吴云青

“欢迎来到玄武湖无障碍花园,前方为寻味园,两侧布置了5处休息点,种植了香水薄荷、苹果薄荷……”走进玄武湖情侣园,语音播放出舒缓的声音。这一全市首个无障碍花园,于5月30日正式开放。花园里,沿路铺设了扶手盲道、轮椅专用停靠位等无障碍设施,配有感应式语音导览播报,帮助特殊人群用听觉、嗅觉来“观赏”植物。南京正在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此前已在中山植物园建成国内首家盲人植物园,接下来还将打造聚宝山公园残疾人无障碍文化体育主题园区等示范项目。

特殊人群,主要是指残障人士、老年人、婴幼儿等行动不便的群体。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他们常常不得不克服一些障碍。如果设施条件改进一些,少几处障碍,多几条盲道,就能大大提升这一群体的体验感和幸福指数,甚至产生难以估量的关联效应。例如,老人腿脚不便,因此不怎么出门,如果在家在外都有直梯,推轮椅有斜坡,到哪儿都不用担心上下楼梯和台阶不便,那么家人就可以时常陪伴老人出门游玩,包括情绪健康在内的生活品质都会整体上一个层次。所以,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情况体现城市温度,不仅在于这反映出城市对民生关注、对市民关爱的细致程度,也是因为,在一个“行无碍”的城市里,人们会生活得更暖心、更快乐。

特殊人群的生活选择之少,是许多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同时,只要外界提供一点助力,往往就能让他们多一种选择,给他们的人生带来积极变化。例如,“光明影院”项目制作无障碍电影和电视剧,通过口述影像讲解,让视障群体能“看到”并“看懂”电影,为他们铺设精神世界里的“文化盲道”;又例如推进“网络盲道”建设,包括研发应用系统自动读屏、图片转语音“描绘”商品详情等信息无障碍技术,让视障者可以在工作、生活中自如使用互联网产品,开拓人生的更多可能。

从消除网上“数字鸿沟”到线下的无障碍环境建设,科技起了关键性作用。在期待更多相关科技成果涌现的同时,也需要城市细心、耐心、有爱心,真正了解特殊人群的特殊需求,从而更高效地发现环境障碍,针对需求精准施策,实现设施和技术的科学匹配,确保设计、建设、管养等各环节顺畅,让无障碍环境建设发挥实效。玄武湖无障碍花园里的寻味园,种植的各类植物无毒、无刺且具有明显的嗅觉特征,扶手上则印有盲文,这些细节体现了设施的精细度,是判断无障碍环境建设是否达标的关键。

我国“一老一小”人群数量庞大,还有8500多万名残疾人士。同时应当看到,我们中的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都可能经历不便,需要各类无障碍设施的帮助。期待城市下足“绣花功夫”,以“心有爱”营造“行无碍”,让所有人都能够自如享受生活的美好。

X 关闭

最近更新

推荐内容

Copyright ©  2015-2022 卫浴头条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0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