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 解读

来源: 北京营养师协会    时间: 2023-02-11 05:13:32

- 成人高脂血症 -

食养指南

官方解读


【资料图】

1

《指南》制定的目的

和意义是什么?

《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以下简称《指南》)的制定以满足人民健康需求为出发点,为预防和控制我国人群高脂血症的发生与发展,改善高脂血症患者日常膳食,提高居民营养健康水平,发展传统食养服务等提供科学指导。《指南》制定的意义在于:一是充分发挥现代营养学、传统食养的中西医各方优势,将食药物质、新食品原料融入合理膳食中,辅助预防和改善高脂血症。二是针对不同证型人群编制食养食谱示例,提出食养指导,提升膳食指导个性化和可操作性。三是依据现代营养学理论和相关证据,以及我国传统中医的理念和调养方案,推动中西医结合,传承传统食养文化,切实推进食养服务高质量发展。

2

《指南》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指南》依据为《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相关要求。《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指出,要鼓励发展传统食养服务。《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提出,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制定符合我国现状的居民食养指南,引导养成符合我国不同地区饮食特点的食养习惯,开展针对慢性病人群的食养指导,提升居民食养素养。

3

《指南》制定原则是什么?

《指南》制定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是科学性原则。《指南》以营养科学、中医食养理论、食物和健康关系证据的文献研究为依据,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导原则、指南、标准、典籍等,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专家意见,确定指南体系框架,并对内容进行反复的专家论证,以保证科学性。

二是协调一致性原则。《指南》制定过程中,对我国现行食品相关法律、法规、管理规定等进行梳理,确保与各项要求协调一致。

三是公开透明原则。《指南》的编制广泛征求了相关部门以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和社会团体等多方面的意见。

四是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指南》制定充分考虑我国高脂血症疾病现状、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提出食养原则与建议,并结合不同证型人群特点列出可供选择的食物推荐、食谱和食养方示例,便于使用者根据具体情况参考选用。

4

国内外相关共识、

指南和标准等情况如何?

《指南》参考国内外发布的多项血脂异常管理指南,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制定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异常专业组制定的《血脂异常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17 年),以及《欧洲血脂异常管理指南》(2016 年版)等。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共识,提出包括生活方式在内的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方案建议。

5

《指南》发布后如何使用?

《指南》主要面向成人高脂血症人群以及基层卫生工作者(包括营养指导人员)使用,为高脂血症的辅助预防和改善提供食养指导。鼓励成人高脂血症人群参考《指南》推荐内容合理搭配膳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鼓励基层卫生工作者(包括营养指导人员)结合工作需要及患者实际情况,参考《指南》内容指导辅助预防和改善高脂血症。本《指南》不适用于病情复杂、合并多种疾病的情况,相关患者请在医师和营养指导人员的指导下选择正确的饮食方式。本《指南》为成人高脂血症人群的食养指导,不可替代药物治疗。

6

成人高脂血症人群在

膳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成人高脂血症人群首先要做到食物多样、营养均衡。应重点关注脂肪摄入,脂肪供能不超过总能量的 20%~25%,每日烹调油不超过 25g;避免动物油等饱和脂肪酸摄入,少吃动物内脏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品,多选择富含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鱼油)。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碳水化合物,每日饮食应包含 25~40g 膳食纤维(其中 7~13g水溶性膳食纤维)。宜选择大豆蛋白等植物蛋白,适当摄入动物蛋白,包括瘦肉、去皮禽肉、鱼虾类和蛋类,奶类宜选择脱脂或低脂牛奶等。避免过度加工食品,烹饪方法可选择蒸、煮、汆、拌等方式,注意清淡饮食,少盐少糖。同时,在合理膳食的基础上,可针对不同证型选用食药物质和食养方案。

X 关闭

最近更新

推荐内容

Copyright ©  2015-2022 卫浴头条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0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